留言板

尊敬的读者、作者、审稿人, 关于本刊的投稿、审稿、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,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。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。谢谢您的支持!

姓名
邮箱
手机号码
标题
留言内容
验证码

北斗与高分融合的数字孪生地球

刘光明 胡煜 沙峰 谢国钧 成伟

刘光明, 胡煜, 沙峰, 谢国钧, 成伟. 北斗与高分融合的数字孪生地球[J]. 全球定位系统, 2022, 47(4): 39-45. doi: 10.12265/j.gnss.2022033
引用本文: 刘光明, 胡煜, 沙峰, 谢国钧, 成伟. 北斗与高分融合的数字孪生地球[J]. 全球定位系统, 2022, 47(4): 39-45. doi: 10.12265/j.gnss.2022033
LIU Guangming, HU Yu, SHA Feng, XIE Guojun, CHENG Wei. The digital twin earth fusioning BDS and GF[J]. GNSS World of China, 2022, 47(4): 39-45. doi: 10.12265/j.gnss.2022033
Citation: LIU Guangming, HU Yu, SHA Feng, XIE Guojun, CHENG Wei. The digital twin earth fusioning BDS and GF[J]. GNSS World of China, 2022, 47(4): 39-45. doi: 10.12265/j.gnss.2022033

北斗与高分融合的数字孪生地球

doi: 10.12265/j.gnss.2022033
详细信息
    作者简介:

    刘光明:(1976—),男,硕士,副研究员,研究方向为时空基准与卫星导航定位

    胡煜:(1976—),男,硕士,正高级工程师,研究方向为遥感科学与数字地球

    沙峰:(1978—),男,工程师,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

    谢国钧:(1986—),男,硕士,高级工程师,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

    成伟:(1982—),男,硕士,工程师,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遥感应用

    通信作者:

    刘光明 E-mail: xianlgm@163.com

  • 中图分类号: P228

The digital twin earth fusioning BDS and GF

  • 摘要: 本文阐述了数字孪生地球的起源、概念、构建和发展,重点探讨了北斗、高分、数字孪生与数字地球的融合. 基于通信和计算机等共性信息基础设施,将数字孪生地球的构建分为6个步骤:全链可信时空、全息精准映射、实时泛在感知、多模数据融合、单体时空智慧和全域共智共治. 针对时空大数据从采集到应用都具有分布式特点,提出了利用“北斗+区块链”技术解决业务协作中的信任问题. 指出了高分实现虚实地球间的全息镜像,北斗作为高分产品传递时空基准,实现了虚实地球间的精准映射;另外,北斗和高分也是实现时空态势感知的主要技术. 针对海量时空大数据对数据操作和融合带来的挑战,指出了北斗网格位置码是更有效的数据组织模式. 介绍了利用时空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(AI)和模拟仿真,可为规划、设计和决策提供最优方案. 分析了单体智慧的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,指出了数字孪生地球是跨界融合各种异构单体智慧,实现全域共智共治的时空底座.

     

  • 图  1  数字地球的实现

    图  2  数字孪生地球的架构

  • [1] 陈述彭. “数字地球”战略及其制高点[J]. 遥感学报, 1999, 3(4): 247-253. DOI: 10.11834/jrs.19990401
    [2] 陈述彭. “数字鸿沟”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应对[J]. 地球信息科学, 2003, 5(2): 1-2.
    [3] 陈述彭. 从专题地图到数字地球——20世纪我国地图科技复兴的一角[J]. 测绘科学, 2008, 33(1): 5-6. DOI: 10.3771/j.issn.1009-2307.2008.01.001
    [4] 承继成. 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地球[M]. 北京: 清华大学出版社, 1999.
    [5] 承继成. 数字地球导论[M]. 北京: 科学出版社, 2000.
    [6] 李德仁, 龚健雅, 邵振峰.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[J]. 武汉大学学报(信息科学版), 2010, 35(2): 127-132.
    [7] 龚健雅. 三维虚拟地球发展及应用[J]. 地理信息世界, 2011, 9(2): 15-17.
    [8] 邵宗有. 构建北斗为体高分为象的数字孪生地球[R]. 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, 成都, 2020.
    [9] 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. 数字孪生体技术白皮书[R]. 北京, 2019.
    [10]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. 数字孪生城市研究报告[R]. 北京, 2018.
    [11]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. 数字孪生城市白皮书[R]. 北京, 2021.
    [12]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. 数字孪生城市典型场景与应用案例[R]. 北京, 2021.
    [13]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. 数字孪生应用白皮书[R]. 北京, 2020.
    [14]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.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[R]. 北京, 2021.
    [15] 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. 自然资源部卫星遥感应用报告(2019年) [R]. 北京, 2020.
    [16] 陈锐志, 王磊, 李德仁, 等. 导航与遥感技术融合综述[J]. 测绘学报, 2019, 48(12): 1507-1522.
    [17] 李文. 卫星通信、导航和遥感融合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[D]. 成都: 电子科技大学, 2016.
    [18]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. 区块链白皮书(2020年)[R]. 北京, 2020.
    [19] 孙传恒, 于华竟, 徐大明, 等. 农产品供应链区块链追溯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[J]. 农业机械学报, 2021, 52(1): 1-13. DOI: 10.6041/j.issn.1000-1298.2021.01.001
    [20] 周玉科. 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的思考: 概念与方案[J].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, 2020, 43(9): 13-16.
    [21] 傅易文晋, 陈华辉, 钱江波, 等. 面向时空数据的区块链研究综述[J]. 计算机工程, 2020, 46(3): 1-10.
    [22] 王正涛, 姜卫平, 晁定波. 卫星跟踪卫星测量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和方法[M]. 武汉: 武汉大学出版社, 2011.
    [23]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. 大地测量控制点坐标转换技术规范. 测绘行业标准: CH/T 2014—2016[S]. 2016.
    [24] 葛小三. 基于网格技术的空间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研究[J]. 武汉大学学报(信息科学版), 2006, 31(12): 1105-1107.
    [25] 张静. 3D地球数据组织与网络传输优化方法[D]. 合肥: 合肥工业大学, 2014.
    [26] 刘春雨. 基于数字地球的动态天空仿真与虚拟空战关键技术研究[D]. 成都: 电子科技大学, 2014.
    [27] 董来稳. 基于数字地球的海量场景数据实时调度与绘制技术[D]. 成都: 电子科技大学, 2015.
  • 加载中
图(2)
计量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 473
  • HTML全文浏览量:  119
  • PDF下载量:  62
  • 被引次数: 0
出版历程
  • 收稿日期:  2022-03-01
  • 网络出版日期:  2022-07-28

目录

    /

    返回文章
    返回